Quantcast
Channel: 江西汪云飞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

散文  山村枣事

$
0
0
散文      山村枣事
《临川晚报》拟岘台副刊       2015-07-25 日

                                                                                      ■汪云飞(东乡)

      盛夏,地处山洼里的若岭村似乎要比别的地方凉爽许多,让人总感觉有一丝丝的微风从山间吹来。然而,到了晌午,尤其是火热的太阳刚好罩着头顶的时候,那一丝丝的微风似乎藏起来了,整个山村似乎变得异常闷热,即便是躲在树叶下的蝉儿也撅起屁股没命地吆喝起来……
      即便这样闷热,住在村西头的兰花婶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就在她家的那棵枣树下,兰花婶端坐在一把小竹椅上,眼睛机警地注视着,手里还拽着一根三尺来长的小竹竿。有凉风吹过的时候她会不经意地打个盹,算是闭目养神,养精蓄锐;一旦有情况,也就是发觉有人偷吃她家的枣子,她便立马回过神来,忠实地履行她的看守职责。
      张四的父亲生了四个儿子,唯独留下一个。张四的父亲栽了四棵枣树唯独活了一棵。张四父亲那辈在若岭村算是最有钱的。家富难养儿,留下来的张四仗着家中有几个钱便娶了本村长得蛮秀气的媳妇兰花。由于男人在村里的排行大,大家都得叫他家年轻的媳妇为大婶。这位年轻的大婶一口气帮张四生出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家几乎都一样穷,真能吃饱肚子的没有几个。由于缺粮,不少人只好找一些粗粮野果充饥。张四家有一棵长了几十年的枣树,年年硕果累累。每到夏天,小米枣成熟时,村里十几个小毛孩便耐不住寂寞,老想打那枣的主意。也难怪,那时候,孩子们的肚子里都是空虚的,饿得慌的时候,帮妈妈打一瓶酱油竟然喝了差不多一半。看着压弯了腰的小米枣,怎么不垂涎三尺?由于有这种想法的多了,树上的枣子越来越少。张四便吩咐媳妇兰花在树下蹲守。都说孩子机灵,兰花一个人怎么能对付村里这么多孩子呢?再说,三伏天的晌午,待久了,能坚持得住吗?何况,她还有两个小毛病,一是耳朵有点背;二是一腿有点不利索。
      兰花蹲守在树下聚精会神看守时,孩子们都按兵不动。她若是打盹时,孩子找来一根带钩的竹竿,快速溜到她身后悄悄地偷袭。有时,他们还合伙行动。有的负责钩,有的负责捡,有的负责看动静。这样有些收获,可是收获不大。还有被张四拧耳朵的危险。张四家孩子多,田地多,干活常常加班加点。若是恰巧碰上偷袭的,便冷不丁地将孩子的耳朵拧起来。孩子回头一看是张四,只得咧着嘴,尴尬地挣脱他的手赶紧溜走。
      即便这样,偷摘枣子的念头始终没有彻底打消。除了肚子饿得慌,他们觉得这似乎是一种乐趣———每次偷袭尽管没有多少收获,至少让张四家的媳妇不得安宁。年复一年,张四媳妇当然也不断地积累了看守枣树的经验。比如躲在一旁监视,或是坐在树下装着打盹,一旦发现情况,她便悄悄地出现在孩子们跟前。
     一时间,孩子们都束手无策。不过,也为张四家带来一些麻烦。张四有几个孩子,每次媒人上门提亲都没有下文。张四的女儿和兰花一样齐整,兰花几次托媒人帮她找婆家,可就是嫁不出去。张四对此疑惑不解。一次,张四冒着酷暑在稻田里干活,突然晕倒,家人将张四往镇卫生院送,可是除了老三之外,其他几个都到镇上卖粮去了。兰花一脚高,一脚低显然干不了那活。情急之下,只得找左邻右舍。山里人都淳朴,忙要帮,旁敲侧击的话憋在肚子里也要说,又不愿说得太直白。邻居说,人命关天,作为邻里,谁都得帮忙。不过,做人不能太刻薄,尤其对孩子。可惜这话,兰花他们一时还是没听明白。一到夏天,被孩子们称为老妖婆的兰花又端一把竹椅严严地死守在她家的枣树下。
     不过那些孩子早已找到了对付她的办法。他们先找一个人正面跟她扯些闲话,另一群孩子则悄悄地在他们身后偷袭。等收获差不多了,大家都迅速离开。这一招一段时间挺奏效,后来还是被察觉。因而,每次有人跟她扯闲事的时候,她佯装在听,眼睛却不时地朝身后看。
     都说孩子的脑袋瓜好使。一天,一个孩子一本正经地对兰花说,兰花婶,张四叔让你赶紧送壶冷水给他喝。兰花觉得天气炎热张四的确没有水喝便信以为真。谁知她这边一走,那边孩子们便开始“大扫荡”。这一招被识破后,孩子们又出一招,他们让一个孩子故意找茬,明目张胆地偷摘,并将枣子用袋子装着在她面前炫耀。兰花发现后,便一脚高,一脚低赶紧去追赶。这边,她一离开,那边孩子们便蜂拥而上。兰花回来后,才发现又上了当……
      看着枣子被摘,兰花心痛至极,这可是她家一年买油买盐的本钱啊!可是孩子们却常常变着戏法逗着兰花。还说她是老妖婆,是小气鬼。
      就因为小气吝啬,就因为那一棵枣树。兰花在若岭村一带几乎家喻户晓。离开家乡几十年,想起这事仍旧记忆犹新。尤其是三伏天她坐在枣树下摇着一把蒲扇,脸上大汗淋漓却依旧坚守岗位的情形至今印刻在脑海里。
      也就在我一家搬进县城不久,张四就改变了策略。每到枣子成熟季节,他便将收获下来的枣子每家一份挨个儿送到村民家中。孩子的父母私下里都说,当初,我们真不应该说她家的坏话,以至于她两个儿子一直打着光棍。还说,孩子们再也不要去偷摘她家的枣子,他们家也不容易。真要吃,我们家也栽几棵。
      就这样,十几年后,若岭村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枣树。
      又一个暑期的大热天,我回到了若岭村,见到的是一棵棵结满果实的枣树。我问村里那些孩子,还偷不偷张四家的枣子?他们说:谁还偷吃她家的枣子?我们家的还吃不完呢。
     当年的张四媳妇依然健在。说起这事她一脸的负疚。她拄着一根手杖对我说,你还记得你跟那些孩子摘我家的枣子的事吗?哎,一晃几十年来,想想真不应该。我说,那个年代,大家都过得不容易。
     离开村子的时候,兰花婶叫住了我。原来她用袋子装了几十斤枣子让她孙子背过来,执意要给我。我收下了,显然,那是她的一份心意。这袋枣子提在手里沉甸甸的,是那么厚重和实诚。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