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江西汪云飞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

明朝征缅英雄陈信重回故里——东乡虎圩麻溪村举行陈信雕塑落成仪式

$
0
0

10月18日,东乡境内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虎圩麻溪村举行陈信塑像落成仪式。

村民自发到高速路口迎接塑像的到来。

欢迎陈信塑像的车队进入村口,时值金秋,村前的稻田一片金黄
村民早早地等候在村口,该村新农村建设后面貌焕然一新

村理事会会长和成员为此忙碌了好几天,这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能为村里做些实事,他们一个个都觉得很开心。

村民也早早地来到新辟的广场看热闹,据说不少在外的村民都赶回来了

陈信,字仰高,明代东乡虎圩麻溪村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出生。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20岁的陈信跟随邓子龙(丰城杜市镇邓家村人)出征云南边境,征讨入境缅军。
期间,他作战勇敢,足智多谋,杀敌立功后晋升为浙江康山守备,后升任游击将军。

《东乡县志》记载:陈信为“巨首、环目、促项、虬髯。”意思是身材魁梧,头大眼圆。脖子粗短,两鬓长满络腮胡须,且自然向外蜷曲。

该村始祖为陈如松,这是陈如松的塑像。

村民拜谒始祖。陈姓都与“义门陈”有关,麻溪自古就出武士、拳师,陈信从小力大无比

十五、六岁就像成年人一样膀大腰圆,长得虎背熊腰。

有一次,他与同伴嬉戏,各自手持一个木棍,互相比试,没有一个人赢过陈信。

后来,有人悄悄地提议大家一起合力让陈信就范服输。于是,那几个伙伴一个个手持木棍准备趁势将他围住。这时,陈信毫不畏惧,只见他举起木棍,振臂一呼,脚下的地似乎都在震颤。见此情形,那些个头似乎比他还高的伙伴吓得扑倒在地,甘拜下风的同时,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

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命令时任云南永昌卫参将的邓子龙御敌。邓子龙率兵攻下缅甸副都阿瓦,沉重打击了缅甸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缅甸侵略者不敢越边境一步。

当时,陈信便是邓子龙手下的一员战将。不过,陈信投军从戎时才20岁。来到云南后,他便随总帅邓子龙一起出征关白。当时,军营和四周的围墙、防御建筑物等设施都还没有完全弄好,参谋、军务等人员还没有按时到位。陈信受命在离军营不远的一个哨所驻扎。

一天,民族英雄戚继光部下谭纶手下的参将傅良桥(金溪中洲傅家人),在关白一山中哨所前的路上突然与敌方一骁将遭遇,敌军发现傅良桥后穷追不舍。千钧一发之时,陈信发现了险情。他毫不犹豫、跃马上前,来到敌军跟前,瞬间手起刀落将那追赶者的头颅砍下,然后护送傅良桥安全返回到营地。

陈信在傅良桥面临危机时,奋不顾身,挺身而出,表现出勇敢威武的精神。加之他个头高大,作战勇猛,前后杀敌数百人,杀敌立功后,被授为“百夫长”,手下差不多有一百名士兵。后来,他受上司调遣前往一个叫播播的地方去征剿缅军。播播这个地方大多是崇山峻岭,且连绵不断。陈信身先士卒,常常带领手下的士兵冲锋陷阵,屡建奇功。不久,播播这个地方得以太平。这时件事得到大将军刘綎的赞赏,经刘将军极力推荐,陈信晋升为千户,并且这个职位在其家乡饶州(今上饶)可以世袭。发生在中缅边境的自卫反击战先后进行了十几年,在饶州担任千户期间,陈信还曾几度受命前往中缅边境征讨缅军。每次都跟随邓子龙出征。

征缅边境作战结束后,陈信因为杀敌有功,晋升了官职。朝廷让其担任浙江康山的守备。

后在京城看守偏门时因坚持原则、把守严格得罪了部分官吏和宫女,最终辞官回乡

陈信的儿子陈时泰延续父亲的官职,担任江西饶州卫正千户。

相传这是陈信上山砍柴时从山上顺手携带回村的巨石,村里至今还保留了三块。要了解陈信的详细史实,请关注本人编著的《东乡历史名人故事》一书,书中记载了陈信的事迹。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