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江西汪云飞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

[转载]纪录片:《大寨纪实》(第1-6集)

$
0
0

《大寨纪实》(第1-6集)(大型文献纪录片)

 

 

 视频:(学习大寨赶大寨)歌曲

 

 

  


【内容简介】

 纪录片:《大寨纪实》(第1-6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把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小山村推到了全国人民面前,这就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
  “为什么这个只有二百多人口的小山村曾经名扬世界长达二十年之久?为什么这面闪亮的红旗,留给后人的却是一段飘荡的记忆?太行山腹地的这面黄土高坡,究竟为新中国的农业发展史留下了怎样的见证?几十年来,大寨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大寨的昨天和今天又都是怎样的?”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现在的人口只有520人,面积1.88平方公里。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
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大寨精神得到发扬,大寨经验得到推广。
 
    (一)陈永贵简介:
 
    陈永贵(1915年2月14日-1986年3月26日),男,汉族山西省昔阳县乐平镇石山村人,农民、政治家,信仰马列、毛泽东思想,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进入中央高层后,依然扎着白羊肚手巾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5年-198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陈永贵出身贫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陈永贵接替主动让贤的所在村原书记贾进才出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支部书记,在环境非常恶劣的的大寨村,他带领农民艰苦创业,从山下用扁担挑土上山造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事迹被中央政府肯定,毛泽东号召全国要“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因此成为全国的榜样。改革开放以后,他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之后在北京东郊农场担任顾问。1986年3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按其遗嘱,骨灰安放回大寨陈永贵去世后,官方承认他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而老百姓仍叫他“永贵大叔”。
 
纪录片:《大寨纪实》(第1-6集)


 
(二)郭凤连简介:
 
 
    郭凤莲,女,出生日期: 1947年9月生,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大寨党总支书记、大寨集团董事长。在她六十余年的岁月里,几番逐浪沉浮,几度随花开谢。她曾经荣耀地站在虎头上放声高歌,也曾经失意地呆在家中闭门苦思。如今她正沉着练达地驰骋于商海。从某种角度来看,郭凤莲是新中国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她所经历的光荣和迷惘,挫折和重生,其实是我们共同走过的一段心灵旅程。三十年沧海桑田,大地上每天都有新的辉煌诞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昨天的故事随风远去。郭凤莲说:“人不能和历史赌气”。这是六十年人生阅历教给这个农村女子的智慧。郭凤莲有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
 
 
(三)大寨精神
 
   
    1964年3月28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陶鲁茄向毛泽东汇报大寨事迹。毛泽东高兴地说:“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同年8月,毛泽东对国家计委领导小组的同志说:“要自力更生,要像大寨那样,它不借国家的钱,也不向国家要东西。”同年12月21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1964年12月21日,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次日,周恩来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依据廖鲁言一行形成的材料,进一步将大寨精神概括为三个要点:第一,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第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原则”、“精神”、“风格”,这就是大寨模式的核心所在。这一年,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
    三年自然灾害期后,如何提高“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农村、农民的积极性,已成为当时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大寨人却凭着一股实干苦干精神,粮食连续10年增长。
    在此后的岁月里,国家领导人纷至沓来,22位外国元首先后造访,上千万名国内参观学习人员和25000多名外国游客接踵而来。大寨,不再仅仅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大寨,它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林县人民通过学大寨,凭着一股“大寨精神”在险峻的山上开凿出了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改变了当地农田缺水的困境,创造出了高产稳产的农田,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而学大寨能否有成效、有多大成效,主要取决于“学什么”和“怎么学”。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中,不乏教条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有的看见大寨粮食产量高,回乡后就片面强调粮食增产,而置经济作物于不顾;有的见大寨开山垦田,回乡后不顾实际条件刻板模仿,结果严重破坏了林业资源;甚至有来自平原地带的参观者觉得大寨的梯田很壮观,回乡后想号召乡亲们模仿。
    就这样,“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在长达十四年的日子里影响着几乎每一个中国村庄。1973年,年仅26岁的郭凤莲当选为大寨党支部书记,从此她走上了人生的第一个高峰。
    1975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上发出“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号召。当时的意图很明显,欲想造成一个由大寨村到大寨县,再到大寨省、大寨国的滚雪球效应,以彻底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
    农业学大寨是继学雷锋运动和工业学大庆之后,中共宣传部门树立的又一典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是只知奉献,不求回报,一心一意忠于毛主席的形象代言人。农业学大寨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一场运动,依据的是毛泽东1963年发布的一项指示“工业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农业学大寨”学出“红旗渠”,大寨一度成为中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农业合作化后,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光辉榜样。“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70年代末。
 
 

  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现在的人口只有520人,面积1.88平方公里。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2007年,大寨经济总收入1.27亿元人均收入7000元;经济收入比1980年增长600倍,人均收入增长38倍520人的小村庄,人均年纳税近2万元,连续多年蝉联昔阳“纳税冠军”。


 

 

农业学大寨”以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李先念、叶剑英、陈毅等曾相继视察大寨,国外有国家元首,政界要人和友好知名人士,国内有各行各业的人士,共有上千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大寨,来自海外地区134个国家和地区的达2.5万多人。

 
  现在的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

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

 

 

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

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

 


  

 1964年12月21日,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次日,周恩来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依据廖鲁言一行形成的材料,进一步将大寨精神概括为三个要点:第一,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第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原则”、“精神”、“风格”,这就是大寨模式的核心所在。


 

 

 陈永贵,多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寨,和陈永贵亲切握手。

 

  陈永贵 (1915年2月14日 - 1986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家副总理,是世界上唯一一位手上长满老茧,头包白羊肚毛巾,半文盲,不拿工资只有部分生活补贴,从基层村到中央层层有职位的政府副总理。
大寨人将他视为当地的英雄,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仍然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2007年,只有200多户人家的大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600倍。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

2009年1月18日,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

 

中新社发樊文军摄。日期:[2009年02月27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寨村村民住房。

大寨村民俗风格的窑洞饭店

 

大寨村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店

大寨展览馆

大寨村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店

 

 大寨农牧公司挂牌典礼仪式。

 

 

 

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

 

  随着集体实力的增强,农民生活实现了“三有三不”。三有是:(一)小有从幼儿到小学免费上学);(二)老有靠(实行了养老保险金制度,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领到60元,70岁以上月领100元,共产党员月领150元,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战的月领120元);(三)考有奖凡考入大学、大专、中专的学生集体年发给奖学金,本科大学生年1000元;专科大学生年800元;中专生年500元)。“三不”是:(一)吃水不用吊(自来水)、(二)运输不用挑(汽车、拖拉机)、三)看病不用跑村办医疗保健站服务上门)。大寨人不仅在生活上得到了改善,而且设施和建设环境方面的改造是同步进行的,93年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三层楼的新办学校,改变了教学环境,94年投资120万元修筑了3.8华里的盘山公路,硬化了路面街道。96年投资160万元打深井引水,井深742米,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吃淡水的问题。95年开始建设大寨森林公园共投资1000多万元,内有周恩来纪念亭郭沫若墓碑展览馆农民文化艺术馆陈永贵墓地等景点,植树造林种植花卉1000多亩不仅发展了旅游事业,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寨的生态环境。2000年投资207万元,修筑了一座能蓄水6万方的水库,可灌溉大寨的600亩良田。

2007年,只有200多户人家的大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600倍。人均收入7000元;人均收入增长38倍;520人的小村庄,人均年纳税近2万元,连续多年蝉联昔阳“纳税冠军”。

 

  改革开放以来,

大寨人仍然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始终坚持走集体共同富裕的道路。


 

    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
  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
 
 
视频:《参观大寨 亚克西》(歌曲)
 

 
 
注:以上资料源于网络,谨此向创作者、传播者致谢!
 
 

我的相关文章:

 

 

红色《南街村》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 现存的一个鈥溔嗣窆玮澤缭比司杖敫呷2011-07-08 21:52

一个真实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现存的一个鈥溔嗣窆玮澤缭比司杖敫呷2011-06-18 11:55

牛年看牛---大庆油田(第4篇) 【中华论坛】闲话鈥湸笳澯脞溞「阝2009-04-08 17:35

牛年看牛---大寨村(第3篇) 现存的一个鈥溔嗣窆玮澤缭比司杖敫呷2009-03-19 18:00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