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立柱的诉说
汪云飞
流坑村北陌兰洲上有一块挺大的草坪,草坪临江的屋基上赫然耸立着三根又高又粗的石柱,这便是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的大宗祠遗址。这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董氏宗祠,曾经是流坑人杰地灵的象征,也是董氏族人议事聚集的殿堂。如今,这座规模宏大,远近闻名的大宗祠已荡然无存,而经一场大火洗劫而尚存的几根顶梁石柱却仍在向后人诉说着董姓人的忠贞与刚烈……
清朝末年,军阀混战,流坑一带也曾遭此劫难,之后多年都有孙氏军阀的残部在此盘踞,附近不少村子,常有兵匪骚扰,流坑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直让兵匪馋涎,但末敢贸然行动。村民有所戒备,倒也不十分惊慌,每日里枕着西山,伴着乌江睡着安稳觉。
这天天刚亮,进士董贞刚从一个噩梦中醒来,就听到屋外小巷里传来吆喝声:董氏祠堂着火了,董氏大宗祠着火了!他一骨碌爬起床,扯了件长袍披在身上,就径直往村北的陌兰洲上跑,远远的看见一场大火还在熊熊燃烧。火光冲入云霄,噼噼啪啪的爆响声直刺入董贞的心中……
一个月前。董贞的妇人董雯,就是在这座大宗祠里接受了族规的惩罚的。当时,董贞本想为夫人争辩,可是出自本家又受父母和妇道家教的董雯却阻止了自己的丈夫。董雯说,养女不教母之过,身为董姓人,犯错承受族规的惩罚也理所应当。况且个人性命是小,败坏了董氏名声,践踏流坑族规事大。沉江那天,董雯临镜梳妆,粉脸添脂,愈发姣美动人。在大宗祠里也的确有人指责叱骂,待来到江堤,在与村人到别,给人一副安详与刚毅的神态时,众人顿生恻隐之心。甚至有人说情劝阻,董雯婉言谢绝,她带着微笑徐徐地投入江中。可是没想到,那兵匪首领孙慵还是没有放过流坑。村人说,大宗祠这把火是他烧的。董贞听了,内心更加焦灼羞愧。不孝女董蕊作出那种伤风败俗之事,本来让就他一脸的尴尬。如今,贼男又来泄此私愤,岂不是使自己成了流坑千古罪人吗?想到此他恨不得飞出村外找到不孝女,动用家法将她一棍打死。
大火整整烧了3天,董贞跪在大宗祠门口那对石狮子前也整整3天,村人送来的稀粥也不喝上一口。他说,他对流坑村董氏村民犯下的罪孽太深,纵使村规能赦免,他也不能离开。就这样,他在那儿一直跪着,直到大宗祠厅堂中央的石柱上最后一根横梁塌落为止。最后终于膝盖稀烂,体力不支,扑通一声,栽倒下去……
也就是这时。董贞的女儿、一直遭村人唾骂的董蕊,拎着个沉甸甸的布兜,踉踉跄跄的出现在大宗祠的草坪上。此刻,她显然刚刚从乌江水中而来,一身衣裳湿漉漉地紧贴在身上,愈发显得丰满而姣美。大家都知道,董蕊是村里最出众的美人儿,从小受父亲董贞、母亲董雯的教诲,知书达理,乖巧玲珑,没想到,竟与兵匪孙慵干起苟且之事,且引来这场大火。
面对族人一双双仇视的目光,董蕊觉得说什么也无济于事,她径直来到父亲董贞身边,躬身将筋疲力尽的父亲扶起,面对心中的慈父,早已想好的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开言,她抿了抿那很美的嘴唇,眼泪便从同样很美的眼眶里溅了出来。许久,她才对父亲说,我嫁与人妻,挌守妇道,委身兵匪是被逼无奈的,如今我把孙慵那贼兵给宰了,也算一洗慈母的清白。我知道这把火由我而起,我是流坑的罪人,今天之所以回来是要诚心接受流坑的惩罚……
听到这里,重新站起来的董贞用那双颤抖的手掀开包裹,里面果然有一颗头颅。村人至此都明白了,同时也为错怪其母让其沉江感到后悔。大伙目送董蕊到母亲坟边三跪祭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