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江西汪云飞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

东乡古代杰出才女与慈母:读黄嗣贞和她的《贞节集》

$
0
0

东乡文化散文:       

                          晴川掩映落霞红

——黄嗣贞和她的《贞节集》

汪云飞

    宝炬菱花共照临,风吹不断影沉沉。五更沧海含朝月,半夜金星犯太阴。

   翠袖指尘红手冷,朱唇呵雾碧光深。任教撩乱飞蛾扑,难灭虚明一点心。

    这首名为《咏镜中花》的诗作,出自元代著名女诗人黄嗣贞之手。黄嗣贞,字玉娘,今东乡红光新田村人。黄嗣贞的父亲黄以权是一名进士。他不仅诗词写得非常出色,书法也非常有造诣。女儿黄嗣贞出生那天,其父梦见有人送给他一面用玉制成的镜子,因而给黄嗣贞取乳名玉娘。黄嗣贞性情温婉端庄,为人善良真诚。十九岁那年,她嫁到本县延福乡新田村。其夫名叫吴泰发,字谓和。吴泰发是一位身世沧桑,历经磨难的后生。年少时读书不用功,因而没有多少才华,但却有志向和胆略。他小小年纪就嫉恶如仇,尤其对仗势欺人的人非常愤怒。他的爸爸和哥哥被人冤枉而被官府打入牢囚后,十四岁的吴泰发只身前往衙门,当庭与审理该案的知县辩驳。由于其口齿伶俐,辩解时有理有据,结果不仅使父亲和兄长幸免于难,同时让审理该案的官吏获罪。



由于彼此性格差异和各自所受的教育的不同,两人结合后感情并不是很融洽。他们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婆婆、小姑对她一度产生过误解。黄嗣贞也不在意,总是规规矩矩、默默承受,与吴泰发一道过着平平谈谈的日子。吴家本来就不富裕,黄嗣贞生下儿子吴宏、吴级两个孩子后,生活更加困难。为了养家糊口,吴泰发私下决定到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元至大初的一天,他瞒着黄嗣贞将家中的全部积攒带在身上,孤身一人悄悄地出门。黄嗣贞得知实情后,也没有过分埋怨他,只希望他能够挣些钱以垫家用。可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之后不久,她的丈夫便在浙江衢州连人带货一起翻入河中。得知消息,黄嗣贞心情悲痛,亲临事发地为夫招魂哀悼。当即写下《悼亡夫》一文。丈夫去世后,留下两个儿子,只得有黄嗣贞抚养。一位生长在官宦人家又极富才气的柔弱女子是如何含辛茹苦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生活中又遭受那些心酸坎坷的经历,我们从她的代表作《训子诗三十韵》中可以找到答案。


                                

我们先来读一读她的《悼亡夫》。原文如下:

呜呼,妇人以夫为天兮,托终身之可期,何生之独苦兮。忽中道而相违念。父母之育我兮,必择壻而配之。爱夫子之秀特兮。世佩袭于诗书,逮桃夭之。既詠兮,信家室,以其宜抱奇者,以鬰鬰兮。慨莫展其所施。涉江湖以贸易兮,匪货利之,孳孳谓暂往而遄归兮。岂远别而轻离。呜呼!皇天降祸于顷刻兮,竟千哉而悲睇。三忂之波涛兮,孰魂魄而何追。初闻讣,以惊叹惊怛兮,复将信以将疑嶷,传者之妄兮。渺一去而不归,欲即死以同穴兮,痛二子之畴依,方(竖心旁加孕)茕茕立兮。谁捧负而提携,思攀号而莫及兮。惟血涙之涟濡。述栢舟以自誓兮,虽九死而不移。鸣呼哀哉兮,死者其有知。

笔者试译如下:

哎,自古以来,女人都把丈夫作为自己的一片天空,希望将自己的终生托付给所嫁的男人,并有所期待,没想到我却这么不幸。在人生的半道上,心中美好的梦想就此破灭。想当初,父母为了把我抚养成人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嫁一个好的女婿。我心中仰慕的是男人俊秀的仪表和具有的文才。他虽然与我的期许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还是相互信任地生活在一起,过着平淡安静的生活。农忙时,我们一起下地干活;闲暇时,我可以看书写诗。作为一名女子,我总是尽力照看孩子,教他们读书识字,日后让他们出人头地。丈夫则沿江湖在外做生意,以维持家用。因为江河盗匪猖獗,常常担心他的安危。因而总是叮嘱他小心翼翼,并早去早回。没想到,这次出门就再也没有回来,成为千古诀别。这真是顷刻之间飞来的横祸,让我萌生千百年的悲痛。希望三衢的波涛,能够安顿丈夫的阴魂。当初听到噩耗时,我将信将疑,没想到你真的一去而不复返!真想现在就一死与你同穴,顾虑的是两个年幼的儿子。他们年幼无知,穿衣吃饭都不能自理。如果我死了,谁来照顾和抚养他们?想来想去,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有嚎啕大哭,泪水连连。正如至亲好友对我说的那样,纵使九死也不能使人复生。悲叹的是,死去的丈夫肯定知道大儿子吴宏才5岁,小儿子吴级才周岁,要抚养他们成人,该有多难啊!

细读此文,感觉字里行间既有对不幸遇难的丈夫的埋怨,也有对他的追忆和怀恋,既有对命运的感叹,又有对孩子、对未来的担忧。


                                              三

数年后,黄嗣贞的两个孩子终于长大成人,在此过程中,身为才女的黄嗣贞付出了许多常人不可承受的痛苦和磨难,她将自己的体会和心得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便是流传至今的《训子诗三十韵》。全文如下:

嫠生亦良苦,百事百不如。十九离自黄,执筐归于吴。抛心托藁砧,低眉奉公姑。未几家多难,言之重欷歔。终身仰望者,语合心事殊。捐家竭私财,负擔走长途。一去不复返,竟葬江之鱼。风云陡地暗,闻讣双泪枯。事变奈若何,哭覆土一区。人皆侮新寡,我独奈孀居。劳碌自此始,官灾无岁无。产业虽仅存,家储悉空虚。隐忍饥与寒,人或笑我迂。

    越历艰与辛,众亦笑我愚。矢心岂易常,素志不负初。哀怨难具陈,事势罔尽敷。困我固有由,示汝信不诬。思之日继夜,从兹创规模。汝曹各勉嫠,努力勤诗书。诗书勤乃有,懒惰终疲驽。毋友莫已若,勿交非吾徒。动静守法度,视听着工夫。涓流务深长,大材积锱铢。天付汝等闲,猛省休踌蹰。光阴竞分寸,晏安无须臾。 古来贤达人,起身自勤劬。蛟龙大海物,宁自辱污渠。书中万事足,莫被外物拘。磨穿寸铁心,成就千金躯。庶足历所望,汝曹其勉诸。

《训子诗三十韵》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她个人的自传书。诗的上半部分交代了自己的身世;下半部写的是训勉儿子读书与做人的道理。通过诗句,我们得知:她十九岁嫁到吴家,与丈夫貌合神离。一天,丈夫吴泰发将家中的钱财席卷出门,只身前往浙江说是做生意。谁料想在衢州的河里船遇大浪,客死他乡。她虽然反感丈夫的行为,但当听到丈夫遇难葬身江河的噩耗时,她还是忍着悲痛,千里赶赴衢州,为其奔丧。丈夫去世后,黄嗣贞独自一人顽强地支撑着一个家,在遭受丧夫的痛苦之后,年轻守寡的她遭受了不少非难和侮辱。她含辛茹苦地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没有钱粮衣物,她忍饥耐寒。期间,所受的哀怨和磨难难于描述。封建社会,朝廷所需的钱粮赋税,地方私加的苛捐杂税像一座山一样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更何况她一个孀居的弱女子。要生存,要抚养两个孩子,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啊!可是,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将她击垮。相反,她恪守妇道、誓不改嫁的信念丝毫没有改变;为人处事的方式和品性还和当初一样。这首诗从一个侧面控诉了元代社会官吏的罪恶,也是她作为一个社会底层弱女子的血泪史和抗争史。

在丈夫去世后的数年里,黄嗣贞凭着柔弱的身躯艰难地抚养着两个幼儿。她亲自教他们读书识字。期间,她受了不少委屈和磨难,忍受了不少旁人的冷眼和指点。对于这些她都默默地承受,一心只想做一个好母亲,希望有一天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为了教育好孩子,她总是用前朝的先贤,本地的榜样作为例子,让孩子时刻想起母亲的艰辛和期望。家里缺钱,黄嗣贞节衣缩食,甚至拿出以前穿旧了的衣服再穿。哪怕有文友来访或是出门会友,她也是素服相迎,不施粉黛,逢年过节也不得花钱为自己买一件新衣服。灯下,她向孩子传授四书五经,教育儿子要孝心,要有远大理想。同时,不忘自己的爱好,忙里偷闲写诗填词。她一生写过不少诗歌。



后人曾将她的《咏镜中花》、《训子三十韵》等诗作结集出版,并取名为《贞节集》。虞集、余阙、危素、吴文正、刘基、宋濂、 黄溍等官宦使臣、文学大家都曾为她的诗集作序或推介。后来,鄱阳的吴显还曾把黄嗣贞的诗文收集汇编为《黄嗣贞诗文集》,可惜由于年代久远,这些诗集都已经失传。

黄嗣贞含辛茹苦十几年终于实现了她的夙愿。数年之后,她的儿子吴宏、吴级都长大成人,且双双中举做了地方官。于是,她的英名在当地广为传颂。大德年间,时任郡守的杨镒向朝廷上报了黄嗣贞丧夫守节、患难教子的事迹,并请求在其故里新田村竖立贞节烈女坊。这座贞节烈女坊就立在新田村。由于时代久远,这座牌坊早已荡然无存。

   贞节牌坊落成之时,时任专职董事的周自强曾为此撰文。他在文章里说:至正八年三月,延福乡新田村奉旨为吴门贞节黄氏立坊旌表。得知消息后,他甚为感动,不免产生联想。金溪古代是一个冶炼矿藏的地方。在冶炼的过程中,矿主曾经发现了金银,可就是苦于没有办法提炼出来。于是,主管冶炼的官吏将专司窑炉的师傅施以酷刑,以便驱使他能使出法子练出真金。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万般无奈之下,负责窑炉的师傅的两个女儿决定为此捐躯,以求免父亲一死。于是,两位烈性女子纵身跳入窑炉之中。这一来,不但金子没有炼出来,窑炉也塌陷了。最后,采矿场也荒废了。此二女子均出自乡野,能杀身成仁,就是性情刚烈的男子汉也难做到的。她们这样做,都因为天生的本性,没有人勉强。这件事迄今已有四百年了,她们的义举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金溪后人。

    黄氏嗣贞,原本也是一位家境贫寒的人的妻子,不幸遭此厄运,虽然杀身不难,然而为了抚育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了维持生计而受尽磨难,她没有灰心丧意,没有自暴自弃的逃避,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现实,竭尽全力履行诺言,最后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她对丈夫的留恋,对儿子的真情都体现在她的那篇祭文和训子诗中。这些事实都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都熟知的,而非文人墨客肆意杜撰的,更是我们不能用文字所能表达的。旌表文辞的字里行间,表明她就是一个品德高尚,心地善良的人。她和先前两位烈女一样都是后人的楷模。吴门之后、黄氏之子吴宏、吴级之所以能以自己的文才谋得一份官职,在官场立足,和母亲黄嗣贞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当然,他们的子子孙孙也都可能受她的影响,从而做一位品德高尚、贤达自立的人。

这段话后来被刻石立在黄氏的贞孝牌坊旁。它从一个侧面颂扬了黄嗣贞的母爱和教子精神。然而,在诗歌创作方面,黄嗣贞的成就也非常突出。

                               

除《咏镜中花》《悼亡夫》《训子诗三十韵》之外,黄嗣贞的《贞节集》中还收录了她的另一首题为《渔舟唱晚》的诗歌。作为资料,这里一并收录供读者欣赏:网影垂帘江树空,晴川掩映落霞红。谁知千古兴亡事,尽在渔歌欸乃中。

    作为元朝与管道升、薛慧英、曹妙清等齐名的元代女诗人,黄嗣贞留下的作品较多,影响也非常深远。因而她的传纪记事在《嘉靖东乡县志》、《大清一统志》、《四库全书》《江西通志》中均有记载。她的诗作《渔舟唱晚》、《咏镜中花》以及《训子诗三十韵》等收入《江西诗征》、《历代妇女著作选》、《江西历代女诗人诗歌选》。尤其是她的《训子诗三十韵》流传甚广,成为历代妇女教育孩子的名篇。元朝大文学家吴澄为此写过一篇《题金溪吴节妇黄氏训子诗后》,明朝大文学家宋濂也曾为此写过《题吴节妇诗后》,这两首诗与《训子诗三十韵》一并收入《四库全书》中。



     黄嗣贞是元代新田村的荣耀,也是今天东乡人的骄傲。她不仅是江西女性文学史上值得记载和解读的一位知名女诗人,同时又是一位值得崇敬和颂扬的东乡古代女性,她的杰出才华、对孩子、家人的深情以及在困境、逆境中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勇气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东乡儿女,其诗作更是为厚重的东乡地方文化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201771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