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川 晚 报 社 主 办
扎根乡土溢芬芳———记东乡县新任政协委员汪云飞
--------------------------------------------------------------------------------
第 11 版: 2014-05-09 日
●杨金高 周景
今年3月,东乡县200多名政协委员人人获赠一本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20万字著作《品读东乡》。读者称赞此书既有可读性、文学性,又有历史性、资料性、思想性,是东乡建县500年来第一本从文学角度全方位描绘、解说、推介东乡的精品力作,堪称“文史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扎根乡土的一朵芬芳奇葩”。该书作者正是东乡县新任政协委员、江西省作协会员汪云飞。
屈指算来,《品读东乡》是汪云飞推出的第8本著作。此前,他出版过小小说集《离婚的理由很简单》《灿烂在心里的阳光》《玉蜻蜓·紫蝴蝶》,并著有散文集《为爱种一片森林》。汪云飞爱生活、爱生命、爱山爱水爱家乡,坚持业余创作已有30多年,先后在《小小说月刊》、《小小说作家》、《星火》等80多种报刊发表小小说700多篇。他的小小说取材于百姓生活,扎根乡土、质朴平易,反映现实而又富有哲理,深受读者喜爱,他也因此成为才乡抚州小小说作家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在创作上,汪云飞不搞单打一,力求成为多面手。他以小小说为主,兼顾创作散文、戏剧、诗歌,偶尔还写报告文学、人物通讯、消息报道,并自学摄影,拍了不少高质量艺术照片。近年来,他集中精力探究东乡的历史人文,发掘东乡历史文化,利用节假日和各种机会,与文友、摄友走遍了东乡的山山水水,一鼓作气写出了《荆公故里上池村》《红光新田:状元村探秘》《东乡县的摇篮———长林村》《品读浯溪》《弄里艾家的红色记忆》等共计20多万字的乡土叙事散文。他把这些文章整理归类,打印成样书,送给有关领导审阅,得到县政协陈勤主席的热情支持。陈主席亲自为之作序,将此书列入东乡文史资料专辑,在经费上予以资助。《品读东乡》出版后,赢得如潮好评,成为东乡文化的一个特色符号,促使更多的人感知、认同、品味、热爱东乡。对此,汪云飞觉得自己“没有白做东乡人,对父老乡亲有了一个乡土作家应有的责任交待”。
眼下,汪云飞又完成了两万多字的戏剧剧本《绣花楼》的创作。此剧以抚州采茶戏的形式,第一次将东乡本土真实的历史故事搬上舞台,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同时,他还着手将东乡籍一代清官涂官俊的故事改写成戏剧,让东乡乡贤跨越时空回到父老乡亲面前……
竹影扫街尘不起,月穿潭底水无痕。汪云飞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知足常乐,心怀阳光。他在勤奋笔耕的同时,还热心发现、培养文学作者。近10年来,经他发现、举荐发表作品的文学作者不下10人。孝岗镇、小璜镇有两名花甲农民分别写出20万字的关于青少年智能开发的论著《龙的栽培》和长篇小说《血溅红石场》,汪云飞获悉,细读其作品,在认定确有出版水平和价值后,挤时间帮助两人整理书稿,完善出书要件,促使两本著作顺利面世。
德艺双馨美名扬,手捧鲜花有芬芳。汪云飞在县内外文化界人缘特好。去年,他高票当选东乡县作协常务副主席,并当选抚州市作协副秘书长。他深知,作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作品质量和道德人格力量的竞争。他表示,自己决心以德立身,以文立命,继续扎根乡土,献上更多更美无愧于和谐社会的时代赞歌……

